9月13日在线配资论坛,位于吉根乡靠近边境线的小路上,一队举着国旗的护边员迎着呼啸的大风走来。他们是刚完成一次巡边护边任务归来。
吉根乡,地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最西端,被誉为“西陲第一乡”,是中国最晚迎来朝阳和最晚送走夕阳之地。其西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,边境线长104公里。
“护边员是一支生活在边境线上,肩负维护国家边界安全,守护国家领土,从事巡边守边控边等工作的一支群众队伍。”90后小伙穆塔力普·托合提马麦提,就是吉根乡760多名护边员中的一员。
“一天巡4次,每次来回6公里。” 穆塔力普·托合提马麦提说,自2016年投身护边事业,他就将青春与热血融入祖国边疆的土地。
说起护边员,穆塔力普·托合提马麦提有个偶像,她就是“人民楷模”布茹玛汗·毛勒朵。
上个世纪60年代初,中苏边境局势紧张,克州政府为加强边境管理,专门组织了一支护边员队伍,布茹玛汗·毛勒朵与新婚的丈夫就成了第一批护边员。
迎风霜,踏冰雪,西陲边境环境恶劣,但布茹玛汗·毛勒朵一家始终坚守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山口,每日巡边至少20公里山路,创造了无人畜越境的成绩。
9月13日,记者在乌恰县吉根乡爱国戍边精神传承教育基地,见到了“人民楷模”布茹玛汗·毛勒朵。她向记者展示了颁发给她的勋章,讲述了她巡边护边的故事。
布茹玛汗·毛勒朵没有上过学,“中国”两个字是当时和解放军一起巡逻时解放军教给她的,并告诉她“中国”这两个字的含义。布茹玛汗·毛勒朵觉得无比庄严神圣,便把“中国”这两个字刻在了坚硬的石头上。
布茹玛汗·毛勒朵把刻好的“中国石”埋藏在边境线上,解放军战士巡逻的时候发现了,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?布茹玛汗·毛勒朵说,她要告诉全世界,这里是中国的领土。战士们听了非常感动,把她紧紧拥抱在怀里。
据悉,布茹玛汗·毛勒朵在守护冬古拉玛山口边境线时,就地取材刻出了10万多块“中国石”。她为国戍边的事迹也被传为佳话,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“布大妈”。
1942年出生的布大妈,如今已有83岁了,因为身体的原因已经不能参加护边员工作了,但她的子女继承了她的衣钵,继续护边。
穆塔力普·托合提马麦提,是听着布大妈的故事长大的。接过护边员任务的他,在边境线上偶尔会遇到布大妈当年刻过的“中国石”。他说,那是对自己的鞭策和激励。
(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新疆报道)在线配资论坛
牛金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